全球LED产业在近十年来,随着技术瓶颈的不断突破,半导体新兴企业与传统照明行业开始步入同一轨道,共同谋求在普通照明领域的发展。世界五大芯片供应商之一的美国CREE公司从当年美国North Carolina的研发三角区异军突起,发展成为当今引领世界半导体行业的先锋企业之一,其成长经历本身就昭示着行业变化的特点。而传统照明行业如Philips,通过并购整合,在企业本身就实现了从半导体芯片、封装、模块到成品灯具的全覆盖。其及时准确的战略布局,助力公司成功转型,在半导体照明全面发展的今天,依靠有价值的创新,依然保持照明行业的领袖形象。中国在半导体照明应用方面,借助奥运会、世博会、亚运会和各地进行的大规模城市照明工程,成为全球LED照明产品应用最大的市场。
在关注低碳经济、节能减排的今天,世界各国政府通过持续不断的相关政策,对半导体照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推动作用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(EPA)在2011年2月颁布了能源之星灯具1.0规范;但在2011年5月,EPA又决定将该规范的生效日期从2011年10月1日推迟到2012年4月1日。推迟实施日期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制造商、实验室和认证机构有足够的时间来正确地应用新规范中的技术要求。多年来美国能源部(DOE)为了加快提升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,联合工业界、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开展了从政策、产品、测试及应用的多项研究计划,就高效节能、全光谱、白光的普通照明,制定了《美国固态照明研究与发展工业路线图》。通过DOE Gateway Program,组织测试商业和居住的通用照明LED产品,收集半导体照明产品性价比的实践经验和数据。鉴于LED电源遇到的诸多问题,半导体照明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属于研究、研发、试点应用与总结提高的一种发展格局。
中国半导体照明的发展一直是处于争议之中。前期行业大干快上的跃进式发展给LED蒙上了一层阴影,这与中国整体社会与经济发展重应用与市场、轻基础研究和研发的大环境有关。但随着近些年国家在研究经费的加大投入,通过各类研究课题,就共性应用技术难题,联合攻关,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推动有目共睹。舆论普遍认为2011年是半导体照明的分水岭,是一个具有史诗般的年份,看来全球照明行业从此全面步入LED时代已成必然。
|